藥品制造業全力激活藥品電子監管條形碼
4月1日,在雙鶴藥業的北京工業園,降壓藥物“0號”生產線的藥品電子監管系統正在飛快地賦碼。作為基本藥物的降壓藥物“0號”,其最小包裝、中包裝、大箱包裝都會賦上電子監管碼,每一批產品的真實生產、經營、庫存以及流向信息,都會上傳至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監管部門可以快速查詢藥品來源,識別真假,追溯到每一個小藥盒的流向。
4月1日,在雙鶴藥業的北京工業園,降壓藥物“0號”生產線的藥品電子監管系統正在飛快地賦碼。作為基本藥物的降壓藥物“0號”,其最小包裝、中包裝、大箱包裝都會賦上電子監管碼,每一批產品的真實生產、經營、庫存以及流向信息,都會上傳至中國藥品電子監管網。監管部門可以快速查詢藥品來源,識別真假,追溯到每一個小藥盒的流向。
給基本藥物辦張“身份證”
要做什么準備才能為基本藥物辦理一張“身份證”?山東綠葉制藥有限公司質量總監林彤慧向記者描述了大致過程。
“首先,企業要完成電子監管網入網手續,申請數字證書。同時選擇購買適合產品生產線的電子監管賦碼設備,改造生產線。之后,開始進行藥品賦碼試生產和調試,直至正式實行賦碼生產,給藥品貼上‘身份證’?!?/p>
為了確保在4月1日實行賦碼生產,有的大型藥企提前大半年就開始了籌備。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從去年9月份就開始進行電子監管碼系統的調研和招標,并設計和確定了賦碼方案。企業還對所有基本藥物品種完成了工藝核查,培訓了人員。今年3月,石家莊四藥10多條輸液生產線及口服生產線的硬件設備設施已安裝完畢,完成了全部生產線的調試和試運行。
據江蘇康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凌婭介紹,去年,康緣藥業申請將28個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品種加入電子監管網,同時做好47個省級基本藥物目錄品種加入監管網的準備工作。為此,康緣藥業升級了原有賦碼生產線,增加了操作人員,以保證電子監管系統正常運行。
石藥集團則專門成立了以生產、質量、設備、營銷各體系參與的電子監管碼工作小組。
相關藥企周密、詳細的準備,推動著基本藥物賦碼的順利實施。早在2月9日,北大維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正式運轉了電子監管碼賦碼設備,其主打產品血脂康膠囊正式貼上了條形碼,條形碼的信息和數據也實現同步上傳,比國家規定的4月1日時限足足提前了50天。
小條形碼背后的大動作
一張小小的條形碼究竟是怎樣形成的?雙鶴(北京)工業園工程設備部副經理葉榮給記者上了一堂科普課。
“藥品生產企業從電子監管網下載電子監管碼,并把監管碼印刷在最小包裝上。生產之前,先在賦碼軟件上下載生產訂單,包括品名、批號、生產日期、有效期等藥品信息,待包裝產品通過生產線包裝成盒后,通過流水線,在賦碼設備上進行快速掃描,賦碼設備會自動激活監管碼信息,掃描后會和中包裝上的監管碼建立關聯信息。如果信息能夠對應,再把產品裝入大箱,并掃描大箱上粘貼的關聯監管碼。這樣,小包裝、中包裝、大包裝都貼上了條形碼,直至入庫。賦碼過程大致如此,但也會因企業所購賦碼設備和產品不同而有相應調整。條形碼所包含的信息通過賦碼設備讀取到企業信息中心,而將信息傳遞到藥品電子監管網,則是在產品入庫和出庫兩個環節掃描上傳的?!比~榮說。
軟硬件投入、生產線改造、生產流程重修訂……小小條形碼的背后是企業生產環節的一次整合重置。
賦碼設備是企業實施藥品電子監管一項必需的投入,雙鶴藥業為經常生產的86個品規的基本藥物投入了200多萬元,購置了15套賦碼設備。
石藥集團投資400余萬元,完成了100多個品種、12個生產包裝車間、44條生產線賦碼的關聯改造。為了保證條形碼之間的信息關聯正確,數據上傳順利,生產線改造平穩過渡,集團各生產車間制定了生產流程,由生產組長每月及時與公司監管碼管理人員溝通,下載生產所用監管碼并導入服務器進行激活,每條生產線都配備了固定人員,掌握操作程序,出現異常及時處理。
算好眼前和長遠成本賬
為實施基本藥物電子監管,藥企從硬件改造、軟件管理方面均增加了投入,運轉后的系統維護成本也會相應提高。
為實施基本藥物電子監管,藥企從硬件改造、軟件管理方面均增加了投入,運轉后的系統維護成本也會相應提高。
眼前的投入換來的是企業內部質量監控的完善。隨著電子監管碼系統逐步完善和覆蓋面增大,其中也蘊藏著巨大的管理利用價值。
“企業可以利用電子監管碼具備的真假識別和可追溯性能,節約防偽和藥品市場流通環節管理成本,實現電子監管系統利用最大化。”林彤慧說。
凌婭表示,“基本藥物品種進入監管網平臺后,實現了對藥品生產、出入庫數量核對,保證了藥品在市場流通等環節的可追溯,確保存在安全隱患的藥品能及時召回。同時,也為公眾提供通過監管碼查詢藥品相關信息的平臺,從而能有效消除假冒產品和串貨隱患。”
資訊來源:中國醫藥報 發表時間: 2011年04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