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監管碼標簽
電子監管碼是什么?有什么用途?
電子監管碼是中國政府對產品實施電子監管為每件產品賦予的標識。每件產品的電子監管碼唯一,即“一件一碼”,好像商品的身份證,簡稱監管碼。
目前電子監管碼已經從16位升級到20位,企業準確登記其產品的商品編碼后,電子監管碼可以建立與商品編碼的對應關系,完成在零售領域的結算計價功能。
生產企業通過電子監管碼將產品的生產、質量等源頭信息傳輸到監管網數據庫中,流通企業通過電子監管碼進行進貨檢查驗收并將進貨信息傳輸到監管網數據庫中,在銷售時將銷售信息傳輸到監管網數據庫中,這些數據信息可供消費者進行真假與質量查詢,供政府進行執法打假、質量追溯和產品召回管理,供企業了解市場供求情況、渠道銷售情況和涉假信息。
電子監管碼的提出
2007年12月4日,國家質檢總局在“關于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實施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的通知”(國質檢質聯〔2007〕582號)中,決定對納入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和強制性產品認證(CCC)管理的重點產品實施電子監管”。食品、家用電器、人造板、電線電纜、農資、燃氣用具、勞動防護用品、電熱毯、化妝品等9大類69種重點產品將在2008年6月底前全面實施電子監管,所有產品加貼電子監管碼才能上市。
電子監管碼的特點
1、一件一碼
突破了傳統一類一碼的機制,做到對每件產品唯一識別、全程跟蹤,實現了政府監管、物流應用、商家結算、消費者查詢的功能統一。
2、數據庫集中存儲動態信息
為突破質量信息和流通動態信息無法事先印刷的局限,監管網對產品動態信息實時集中存儲在超大規模監管數據庫中,同時滿足了生產、流通、消費、監管的實時動態信息共享使用需求。
3、全國覆蓋
由于產品一地生產、全國流通銷售的特點,只有做到全國統一、無縫覆蓋的系統網絡平臺才能滿足全程監管的要求。
4、全程跟蹤
監管網對產品的生產源頭、流通消費的全程閉環信息采集,具備了質檢、工商、商務、藥監等各相關部門信息共享和流程聯動的技術功能,為實現對產品的質量追溯、責任追究、問題召回和執法打假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支撐。
電子監管碼與商品條碼有什么不同?
應用在零售商品的13位商品條碼(目前主要是EAN-13/8)是國際組織公布的非強制標準,是一類一碼,主要用于POS掃描結算,不能分辨真假和記錄產品質量,不能實現產品流通跟蹤,也不適用珠寶、農資等復雜價格或不在超市銷售的產品。
電子監管碼是中國國家規定的產品標識,是一件一碼,可以實現對產品生產、流通、消費的全程監管,實現產品真假判斷、質量追溯、召回管理與全程跟蹤等功能,可以方便為珠寶、農資等特殊產品賦碼。
電子監管碼與監管網的作用
監管網為每件產品賦予唯一的電子監管碼,實現“一件一碼”管理,將電子監管碼對應產品的生產、流通、消費等動態信息實時采集到數據庫中,通過覆蓋全國的無縫網絡、支持數百萬家企業數千萬億件產品的超大型數據庫和專業化的客戶服務中心,為政府從源頭實現質量監管建立電子檔案、對市場實現跟蹤追溯、索證索票、實施進貨檢查驗收、建立購銷電子臺賬和缺陷產品召回提供了信息技術保障。最終建立了從原料進廠、生產加工、出廠銷售到售后服務的工業品全過程電子監管鏈條,建立了從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銷售到餐飲消費的食品全過程電子監管鏈條,為建立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質量追溯和責任追究體系提供了信息技術平臺,建立了覆蓋全社會的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絡。
通過監管網,生產企業和經銷企業可以迅速了解產品市場情況,保護知識產權,實現品牌推廣,掌握物流信息;消費者可以借助短信、電話、網絡以及終端設施等形式查詢產品真實性和質量信息;監管執法部門可以及時掌握有關產品假冒違法的信息并迅速采取執法行動,對質量問題進行流程追溯和責任追究,對問題和缺陷產品進行及時準確的召回管理,將政府監管、企業自律和社會監督很好地結合起來,推動了和諧社會的建設。
備注:合薪科技為客戶訂做各種電子監管碼標簽包括藥品電子監管碼標簽,具體規格和價格等咨詢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