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信息標識編碼原則
RFID信息標識編碼應該遵從唯一性、穩定性、簡潔性、可擴展性的原則,確保編碼體系的嚴謹與科學。
1、標識編碼的唯一性
對每一類標識對象的每一個個體,只能有全球唯一的ID代碼,以確保沒有相同的個體。
編碼的唯一性是保證物品在全球標識流通而絕不重復的基本條件,EPC為此提供了全球注冊的組織保障以及足夠的編碼空間。
2、標識編碼的穩定性
標識對象一經編碼,則必須保持穩定性,在該標識對象的生命周期內永不改變。
對于一般的實體標識對象,編碼賦予的使用周期與其生命周期一致;對于特殊的標識對象,編碼賦予的使用周期是永久的。穩定性是唯一的保障,穩定性與唯一性共同構筑了一個嚴謹的編碼體系。
3、標識編碼的可擴展性
可擴展性就是要具有足夠的編碼冗余,為RFID系統應用發與升級留出足夠的編碼空間。
EPC編碼體系具有巨大的備用編碼空間,在啟用的編碼段中提供了具有不同長度的編碼格式,供用戶依據自己的需求選擇,確保編碼方案的可擴展性。
4、標識編碼的簡潔性
簡潔性就是在不影響編碼可擴展的前提下,盡可能壓縮編碼冗余,追求標簽信息容量與系統存儲應用的最佳化是簡潔編碼所遵循的基本原則。
在 RFID 系統編碼方案的設計中,我們追求的不僅僅是標簽能寫入多少信息,而是標簽容量與系統存儲應用的最佳配合。有些RFID用戶在提出編碼需求時,過于依賴標簽的容量,其實片面強調標簽信息容量也是編碼方案的誤區。出于對速度、效率與可靠性的最佳化考量,在能夠確定唯一ID代碼的前提下,寫入標簽的信息應該越少越好。在強大的網絡系統和數據庫系統支持下,只要有唯一的ID代碼,便可以實現對標識對象的跟蹤與信息管理。